-
當前位置:首頁 > 創(chuàng)意學院 > 品牌設計 > 專題列表 > 正文
戴高樂廣場景觀設計(法國戴高樂廣場)
大家好!今天讓小編來大家介紹下關于戴高樂廣場景觀設計的問題,以下是小編對此問題的歸納整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創(chuàng)意嶺作為行業(yè)內優(yōu)秀的企業(yè),服務客戶遍布全球各地,相關業(yè)務請撥打電話:175-8598-2043,或添加微信:1454722008
本文目錄:
一、介紹世界名城作文350
花都--巴黎
在眾多的世界名城中,法國首都巴黎以其深厚的文化和獨特的風采,
享有"花都"之譽。
巴黎位于法國盆地中央,城區(qū)橫跨秀麗的塞納河。它是以一個船形小
島--市島為起點發(fā)展起來的,已有2千多年歷史 。雄偉壯麗的巴黎圣母
院就屹立在市島中心,它建于12世紀,是巴黎最古老、最高大的天主教堂。
如果把巴黎圣母院作為古老巴黎的象征,那么,矗立在塞納河左岸的
艾菲爾鐵塔,便是現代巴黎的標志。這座以法國工程師、世界銅鐵混凝土
建筑的奠基人艾菲爾命名的鐵塔建于1889年,堪稱現代鐵塔之祖。鐵塔高
達320米,相當于80層大廈那么高,站在塔頂可俯瞰巴黎全市風光。
除了巴黎圣母院和艾菲爾鐵塔之外,巴黎還有巴士底廣場、協和廣場、
凱旋門、愛麗舍宮、凡爾賽宮等歷史遺跡和藝術建筑。凱旋門坐落在巴黎
市中心戴高樂廣場中央,對面就是協和廣場。它是拿破侖為了炫耀勝利而
下令建造的。工程從1806年開始,歷時30年才完成。凱旋門高達49.54 米,
寬44.82米,厚22.21米,四面有門,內外墻布滿了浮雕和巨型雕像,其中
尤以浪漫主義雕刻大師弗朗索瓦·呂德的不朽杰作《馬賽曲》最為著名。
凱旋門前面的大街上的愛麗舍宮,也是法國的著名建筑。金碧輝煌的宮舍
內,墻上掛著著名油畫和名貴掛毯,室中陳設著古色古香的鍍金精雕家具,
以及各式各樣的精致座鐘,宛如一座博物館。從1873年開始,愛麗舍宮已
成為法國總統府。
巴黎擁有60多座博物館,70多家圖書館 ,60個劇場,200家電影院,
15個音樂廳。博物館中最負盛名的當推盧浮宮。它曾是法國歷代王朝的王
宮,現已成為法國美術博物館。全館有藏品40萬件,其中包括《勝利女神》、
《巖間圣母》等名畫和雕像。巴黎的"街頭藝術"也歷久不衰。這里既有
名聞全球的露天畫廊,也有群眾喜聞樂見的街頭音樂會。許多青年學生和
普通市民,常常自帶樂器,到街頭表演各種節(jié)目。
巴黎的服裝名聞世界,領導著世界服裝的潮流。全市有幾千家服裝店,
各國富豪紛紛前來定制衣服。在巴黎街頭,很難碰到服飾相同的婦女,她
們也為"花都"競添風采。
對稱的古都--北京
在直升飛機上鳥瞰北京,人們驚奇地發(fā)現,景山猶如一個人像,五官
俱全,左右對稱。
古老的北京城是一座對稱的城市。它以故宮為中心,從永定門、前門、
天安門、午門、神武門、景山到地安門、鐘樓、鼓樓和安定門,組成了一
條中軸線。東四、西四等南北平行的大街,同一條條東西向的胡同縱橫交
錯,分列在中軸線的兩旁。因為對稱,北京的道路也就很好辨認。許多象
征封建時代帝王權力的重要建筑,也都整齊對稱地分布在中軸線的周圍。
如明、清兩代帝王祭天祭地的天壇和地壇,筑在軸線的南北兩端的東側;
天安門的東邊,有著皇室的太廟(現已改建為勞動人民文化宮),它的西邊,
都是祭神祈谷的社稷壇(現已辟為中山公園)。這種對稱的格局在故宮的宮
殿建筑上表現得尤為明顯。紫禁城內部,不僅殿堂建筑此起彼落,互相對
應,甚至連道旁的石獸石欄,城邊的角樓,屋脊上的雕刻,也都成雙配對,
相映成趣。整齊對稱,構成了北京城市建筑上的獨特風格和宏偉的氣勢,
給人以穩(wěn)重、博大、端莊的感覺。
北京有著4 千多年的歷史。遼代以后,是元、明、清三個朝代的都城。
它集中地代表了中華民族的古老文化,名勝古跡很多。如故宮、景山、北
海、中南海、頤和園、天壇、地壇、長城--八達嶺、慕田峪長城、周口
店中國猿人和山頂洞人遺址等。很多建筑物造型奇特,蘊含著豐富的文化
思想。如天壇是一個圓丘,地壇卻成方形,這正符合我國古代的"天圓地
方"的說法。
北京西倚太行,背靠燕山,東臨渤海,面向華北平原,屬溫帶大陸性
氣候,四季分明,春干、夏熱、秋涼、冬寒。
現在的北京市,有10個區(qū),9個縣,面積1 600平方千米,人口近千萬。
它是我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市內高樓林立。車水馬龍,非常繁華。
北京的現代建筑,在布局上雖已不像過去那樣恪守對稱的陳規(guī),但市政建
設還是考慮到我國的傳統風格。例如,以紫禁城為中心的環(huán)城地鐵、二環(huán)
路、三環(huán)路、四環(huán)路、五環(huán)路等,都是對稱的。古老的北京城的中軸線及
其延長線,正在被改建成南接京鄭公路、北經亞運村,直達燕山奇峰的現
代化中軸路。在世界上所有的城市中,北京仍是一個獨一無二的對稱的城
市。
世界佛教之都--曼谷
泰國有"黃袍佛國"的稱號,全國有90%以上的人口信仰佛教。它的
首都曼谷,是世界上佛寺最多的地方,有大小400 多個佛教寺院。漫步城
中,映入眼簾的是巍峨的佛塔,紅頂的寺院,紅、綠、黃相間的泰式魚脊
形屋頂的廟宇,充滿了神秘的東方色彩。每天早晨,全城香煙裊裊,鐘聲
悠悠,磬聲清脆動聽,誦經之聲不絕于耳。寺廟里的和尚、尼姑在街上慢
慢行走,逐家化緣,成為曼谷街頭的特有景觀。
曼谷眾多的寺院中,玉佛寺、臥佛寺、金佛寺最為著名,被稱為泰國
三大國寶。玉佛寺是專供曼谷王朝歷代王室舉行宗教典禮和禮佛的地方。
玉佛寺浮壇的墻上和寺四周的矮墻上,各嵌有一列繪著牡丹、蓮花、小鳥
圖案的彩瓷。據說,這些彩瓷還是我國明朝航海家鄭和第二次航海時帶過
來的。玉佛是由整塊碧綠剔透的翡翠玉石雕刻而成的,高66厘米,寬48厘
米,被供奉在黃金制成的寶座上面,價值連城。泰國人認為玉佛是鎮(zhèn)國之
寶,他的神靈威力無邊,就連歷屆泰國政府的內閣組成之后,總理和全體
內閣成員也都要到玉佛寺向玉佛宣誓效忠國家和國王。老百姓有升學、婚
姻、生育、就業(yè)等切身大事,也都要去那祭拜祈禱。兩個人打賭起誓,也
都請玉佛作證。每到換季的時候,都要舉行盛大儀式,由國王親自為玉佛
沐浴、更衣、更換頭飾。
臥佛寺里供奉的是一尊長48.7米、高12.2米的巨大臥佛,佛全身包金,
占地面積有一座籃球場那樣大,比四層樓還要高。臥佛是泰國不和睦不生
育夫婦膜拜的偶像,這里經常能看到青年夫婦虔誠跪拜祈禱的場面。金佛
寺里供奉的是一尊5 500 千克重的純金大佛,它分為五個部件鑄造,再拼
裝成為一個整體。
曼谷不僅以寺院僧尼眾多,寺院遍布而被譽為"佛教之都",而且事
實上也確實為佛都:擁有32個成員國的世界佛教徒聯誼會的總部就設在這
里。
"獅城"--新加坡
當往來于南海和印度洋等地的船只一進入新加坡港,一眼就看到安德
遜橋畔的獅頭魚身塑像高踞海濱,眼閃強光,口噴清泉,像是在向來客致
意。這是新加坡的象征,1972年建立的旅游標志。
在梵文中,新加坡就是"獅城"的意思。相傳公元前1 150年,室利佛
逝王國的王子盤那,率兵登上馬來半島南端的一個無名荒島,最先碰到的
是一頭雄偉的獅子。后來盤那在島上筑起了城墻,城名稱為"僧伽補羅",
也就是"獅城"的意思,諧音成了"新加坡"。
如今,新加坡是城名,又是島名,也是新加坡共和國的國名。港城新
加坡,是新加坡共和國的首都,在共和國主島新加坡的南部。港口區(qū)面積
93平方千米,航道能終年保持深水位,是一個設施完善的優(yōu)良自由港,也
是東南亞最大的港口。市中心區(qū)在港口區(qū)東北、新加坡河口南北兩岸,是
行政機構的所在地,全市主要的商業(yè)、金融、通訊、船務等機構也都集中
在此。
新加坡距赤道線只有137千米,四周為海洋所環(huán)抱,一年之中全是夏季,
氣候炎熱多雨,因有海風調節(jié),人們并不感到悶熱。境內既沒有名山大川,
也沒有名勝古跡,但它卻以宜人的氣候,良好的市政建設和周到的服務,
獲得了"花園城"的稱號,成為世界著名的旅游中心。
新加坡沒有土著民族,現有居民都是外來移民,華人占居民的大多數,
另外還有馬來人、印度人、巴基斯坦人、英國人、日本人等。
水都--威尼斯
世界上有很多號稱"威尼斯"的城市,如"東方威尼斯--蘇州",
"亞洲威尼斯--曼谷","北歐威尼斯--斯德哥爾摩"等等,可見威
尼斯是一個美麗的地方。
威尼斯是意大利北部的一個著名水都,位于亞得里亞海海濱的一個新
月形的瀉湖中,四周為大海所環(huán)抱,只有西北角有一條長堤與陸上相通。
"威尼斯"本是"最寧靜的處所"的意思,建城迄今已有1 400多年的歷史
了。11-13世紀,威尼斯擁有強大的海軍,獨霸歐洲與東方的貿易。14世
紀末葉全盛時,財富大大膨脹,商人、富豪、王侯、主教等競相營建豪華
的教堂、宮殿和府邸,給后人留下了很多古跡。
威尼斯是一座開門見水、以河為街的城市 。城中的170多條河道縱橫
交錯,把陸地分割成110多個大小島嶼。長約3.2千米、寬37-70米的大運
河,穿行在群島之間。河道兩岸排列著風格迥異的各式各樣的建筑。許多
建筑仿佛飄浮在波光粼粼的水上,有的小島上的居民可以站在自家的房屋
中,同對面島上的"鄰居"談天。島與島之間有400多座橋梁相連 。石橋
的形式多樣,各具風姿,尤以市中心的里亞托橋和"嘆息橋"最為著名。
里亞托橋建于16世紀末年,是一座大理石獨孔橋。橋長48米,寬22米,橋
心有亭,兩側排滿了小店鋪。
威尼斯也是一個以船代車的城市。這里的島上不需用汽車,即使是國
家元首來到這里,也必須棄車入市,乘船或步行。威尼斯的河道中有各種
各樣的船只,有水上的"公共汽車"--交通船;有私人"小汽車"--
小型汽艇;有各種"水上商店"--售貨船,還有救護艇、消防艇、垃圾
船、娛樂船……有一種當地特有的小劃船,名叫"貢多拉",平底,黑色,
首尾尖尖翹起,站在右邊用長槳劃行。歷史上最多時達到1萬多只,現在仍
被當作旅游船使用。為了不影響交通,威尼斯明文規(guī)定不準在河中游泳。
多種多樣的船只南來北往,穿梭于大小河道上,構成了水城特有的繁華景
色。
風景旖旎的威尼斯,又以古跡繁多著稱。威尼斯市中心的圣馬可廣場,
99米高的鐘樓拔地而起。廣場東側的總督宮和圣馬可教堂,雕塑精美,室
內陳設富麗堂皇,是威尼斯古代建筑藝術的范例。
1980年,我國江南水鄉(xiāng)蘇州已和威尼斯締結為友好城市。
霧都--倫敦
英國首都倫敦,是一座古老而又現代化的城市。它不僅是歷史文化名
城和國際金融中心,更以"霧都"著稱于世。
倫敦大致可分為倫敦市和內、外倫敦三部分,由32個市(包括倫敦市)
組成。這三部分總起來合稱大倫敦,總面積1 605平方千米。面積僅為1.6
平方千米的倫敦市,11-16世紀時曾是王宮所在地,現在成了銀行、保險
公司、股票經營和證券交易所的集中地。西區(qū)的白廳大街一帶,是英國首
相官邸和內閣各部以及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的白金漢宮所在地。因為這
里富豪麇集,街市特別繁華。
倫敦大學,倫敦博物館,倫敦塔,倫敦橋,圣保羅大教堂,牛頓、達
爾文、馬克思、肖邦等名人的故居和墓地,格林尼治天文臺,海德公園露
天講壇,這許許多多令人仰慕的地方,使倫敦在文化藝術上享有崇高的聲
譽。那些高矗云霄的摩天大樓與中世紀和文藝復興時期的宮殿、教堂等建
筑此起彼落,大小公園的綠地與五光十色的城市街道斑駁相同,更使倫敦
具有典型的歐洲都市風光。
倫敦也是世界著名的"霧都"。這里五天中就有一天是霧天。這里的
霧常常彌漫不散,連續(xù)好幾天,空中都是充滿了白茫的小水滴。泰晤士河
兩岸的尖頂教堂,高層建筑都被掩蓋起來,只剩下一些空中樓閣。大霧也
給市民帶來了麻煩。1952年12月5日發(fā)生的一次大霧,延續(xù)了4天多,家庭
取暖中排出的煤煙,被濃霧籠罩著,久久不散。白天猶如黑夜,要點燈照
明。市區(qū)交通停頓,居民感到胸悶,呼吸困難,白廳街的大理石建筑遭到
腐蝕。
倫敦的大霧和當地的地理環(huán)境和大氣污染有關。英國是大西洋中的一
個島國,而倫敦又處于英國東南部的一塊盆地上。盆地的南北兩側是東西
走向的山嶺,泰晤士河自西向東穿過市區(qū)注入北海,市區(qū)離河口只有88千
米。在西風和北大西洋暖流的影響下,倫敦的氣候溫暖潮濕,屬溫帶海洋
性氣候。秋冬季節(jié),當西風把大西洋的水汽吹向陸地時,白天和晚上的溫
差比較大,盆地空氣相對穩(wěn)定,流動不暢,下層空氣受冷以后,往往會形
成漫天大霧,并且循環(huán)往復,久不消散。加上倫敦的工業(yè)和交通迅速發(fā)展,
工礦企業(yè)和汽車排出的大量煙塵飄浮在空氣中,變成了霧的凝結核,這也
是促成大霧的一個原因。
80年代以來,由于英國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強環(huán)境保護,倫敦
上空的可見度已比過去有了提高,年平均日照數也大大增加。絕跡多年的
小鳥又重新在倫敦上空翱翔了。
立體都市--東京
日本首都東京,位于關東平原南端,東南瀕臨東京灣。因隅田川、荒
川等江河在附近出海,古地名就叫"江戶"。1457年在此興筑了一座江戶
城。1868年(明治元年),從西部京都遷都來此,遂改名東京。1943年擴大
行政管轄范圍,把東京改為東京都。日本的"都",相當于我國的直轄市。
東京都的面積為2 100多平方千米,現有人口1 100多萬人,其中市區(qū)800多
萬人。從東京沿東京灣向橫濱方向延伸是日本的最大工業(yè)區(qū)--京濱工業(yè)
區(qū);從東京往東延伸至千葉縣境內,為京葉工業(yè)區(qū)。
歷史上東京曾遭到兩次重大的破壞。1923年關東大地震,江戶時代的
許多建筑毀于一旦。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日本因發(fā)動侵略戰(zhàn)爭遭到報復
性的轟炸,東京成為一片廢墟??墒?,轉眼間三四十年過去了,幢幢高樓
大廈拔地而起,地下鐵道、高速公路上的車輛川流不息,東京都卻以嶄新
的面貌展現在人們的眼前。
日本的中央政府機關都集中在市中心霞關一帶。1968年落成的東京第
一幢超高層建筑霞關大廈,猶如鶴立雞群,特別顯眼。從市中心的護城河
透過一片松林,就是過去的江戶城,天皇皇宮所在地。戰(zhàn)后新建的宮殿共
7棟,綠瓦白墻,茶褐色銅柱?;蕦m一帶深溝高閣,古城濃蔭,還能領略到
江戶時代的風貌。在皇宮外苑大草坪的前方,卻是一幢幢連綿起伏的現代
化高樓大廈。市內最繁華的1.5千米長的銀座大街兩旁,高級商店和名牌老
鋪鱗次櫛比,奇特的廣告撩人耳目。入夜,五光十色的霓虹燈通宵達旦,
成了有名的"不夜城"。
東京是個人口密度很大的都市,地震對它是一個嚴重的威脅。進入70
年代以來,城市建設正在向高空、地下發(fā)展,成為一座名副其實的立體都
市。在霞關、新宿、池袋、澀谷等地,已經相繼建成了不少超高層抗震大
廈 。池袋地區(qū)興建了一個"陽光城"。它的主體是一座高達240米的60層
辦公大樓。此外,還有9層的國際進口中心、12層的文化會館和37層的"陽
光王子飯店"。連接這4幢高層建筑的是200多家商店街,其余空地則開辟
為廣場和公園。"陽光城"的土地面積約為6萬平方米,因為最大限度地加
以利用,使用面積達到60萬平方米。這些"陽光大廈"都有強大的抗震、
抗風能力,一切設施完全自動化,人們生活在這里就像置身于一座無所不
包的小城市一樣。
東京的地下街建筑,最有名的要算"東京站"附近的八重州地下商店
街了 。它是一個3層沉箱式鋼筋水泥結構,就像把一艘航空母艦埋在地下
一樣 ??偯娣e約14萬平方米。第一層是有250多家商店的街道,凡是地上
能買到的,這里也大體齊全;第二層是開闊的停車場;第三層安裝空調、
供水、供電等機械設備。像這樣的地下街,在東京就有20多處。
日本是個櫻花的國家。每當陽春四月,東京上野公園和千島淵等地的
櫻花怒放時,千樹萬樹,像緋紅的輕云一般,把這個現代化都市裝扮得更
加美麗。
綠色首都--莫斯科
俄羅斯首都莫斯科,地處俄羅斯歐洲部分的中心。玉帶似的莫斯科河,
自西向東,蜿蜒地經過列寧山下,向北繞過克里姆林宮南側,然后折向南
方流去。莫斯科也因河流而得名。
僅次于巴黎的歐洲第二大城市莫斯科,是一座有800 多年歷史的名城。
它建立在7個高低起伏的山丘上,整個城市就像一個大蜘蛛網 。莫斯科的
街道呈環(huán)形和放射形,一條條林蔭大道,一環(huán)環(huán)自市中心向外延伸。繁華
的大街兩旁和新建的住宅區(qū)內,林立著式樣各異、裝飾多樣的建筑。入夜,
萬家燈火映徹長空,克里姆林宮的紅星放射出寶石般迷人的色彩。
克里姆林宮和紅場是全市中心。這所舉世聞名的宮殿始建于1156年,
它是歷代沙皇的皇宮。宮殿中央,矗立著三座有名的天主教堂。光潔的白
墻,協調的比例,儼如古代騎士頭盔的圓頂,使這些建筑物顯得雄渾大方。
紅場在克里姆林宮的東面。在俄語中,紅場是"美麗的廣場"的意思。
它辟于15世紀末,本是個貿易市場。以后,沙皇政府經常在此發(fā)布政令,
召集群眾。十月革命后,紅場成了舉行慶?;顒拥牡胤?。曾經用黑色和紅
色大理石砌成的列寧墓,就在紅場一旁的克里姆林宮宮墻下。
莫斯科氣溫較低,以前樹木很少,曾被稱為"沙漠城市"。自1928年
開始進行大規(guī)模綠化,建立了從市中心向郊外輻射的八條綠色林帶。市內
有很多大小公園和街心花園,還在市郊建立了11個自然森林區(qū),過去曾一
度絕跡的野鹿已繁殖到幾萬頭。如今市區(qū)綠地面積已占總面積的40%,平均
每個莫斯科人擁有綠地44平方米。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改善,美化了市容,調節(jié)了
氣候,使莫斯科摘掉了"沙漠城市"的帽子,成為全世界羨慕的綠色首都。
沙漠古都--開羅
非洲最大的城市開羅,是阿拉伯埃及共和國的首都,也是著名的旅游
城市。
開羅位于世界第一長河--尼羅河三角洲的頂部附近,東、南、西三
面都被撒哈拉沙漠所包圍,氣候炎熱干燥,是世界最大的沙漠城市。公元
969年,美洲大陸還沒有被發(fā)現之前,開羅已是阿拉伯帝國法蒂瑪王朝的國
都了。"開羅"在阿拉伯文字中也就是"勝利"的意思。13世紀城市規(guī)模
進一步擴大,成為遠近的貿易、文化中心。
開羅既有反映阿拉伯民俗傳統風格的老城,也有按西方現代建筑風格
建設起來的新城;現代文明與古老傳統相互融合,彼此并存,是開羅的一
大特色。
與尼羅河平行的科尼奇大街是開羅的主要交通線,開羅的市區(qū)分布在
尼羅河兩岸。東岸,有著建于11-16世紀的老城,開羅的名勝古跡大都集
中在這里,僅古跡就有400多處。其中有建于12世紀的薩拉丁城堡和許多著
名的清真寺,還有具有阿拉伯古代風貌的大市場,市場上陳列著銅器、紡
織品、地毯、琥珀、香料等物品,任人挑選、購買。老城區(qū)的房屋比較低
矮,街巷狹窄,保持著古代風貌。
尼羅河西岸,是19世紀以來迅速發(fā)展起來的新市區(qū)。新市區(qū)內高樓林
立,187米的開羅塔高高地俯瞰著全城。在寬闊的新區(qū)馬路上,到處奔馳著
電車和汽車;而在老城的街道中,卻不時可以看到古老的馬車和沙漠特有
的駱駝在往來。
伊斯蘭教是埃及的國教。開羅的500多萬埃及居民中,穆斯林占80%以
上。開羅全城分布著一千多座清真寺,寺頂的塔尖,好似滿天星斗,點綴
在城市上空。開羅這個沙漠古都因而又獲得了"千塔之城"的稱號。
開羅西南郊的大金字塔和獅身人面像,更使開羅成為令全世界游人非
常神往的歷史名城。
七丘之城--羅馬
意大利首都羅馬,位于國境中部的臺伯河兩岸。關于它的起源,有一
段有趣的傳說。相傳羅慕洛斯和列慕斯是希臘戰(zhàn)神馬爾斯的一對雙胞胎,
出生后母親被仇人殺死了,他倆被放在筐子里投入臺伯河中。可是筐子并
沒有下沉,他倆被漂流到了岸邊。一只母狼將他倆叼回去用狼奶喂養(yǎng)。后
來給獵人拾去撫養(yǎng),練就一身本領。他們長大后殺死了仇人,報了殺母之
仇 。哥哥做了國王,在臺伯河河邊7座山丘之上建立起一座城堡,用自己
的名字命名。"羅慕洛"念快了就變成"羅馬"。所以羅馬又稱"七丘之
城",現在的羅馬城徽上還是用母狼喂孩子作圖案。
現在的羅馬包括古羅馬城和20世紀以來擴建的新市區(qū)。建于"七丘"
之上的古羅馬城,本是歷史上盛極一時的羅馬帝國的首都。公元4 世紀末,
羅馬帝國崩潰后,受到教會的庇護和教皇的統治,直到1867年才成為意大
利的首都。
被城墻環(huán)繞著的古羅馬城,簡直是一座巨大的歷史博物館。在寬廣的
帝國大道兩旁,有著許多著名的廣場、教堂和宮殿。三座凱旋門和兩根凱
旋柱,分別記載著曾經地跨歐、亞、非三洲的羅馬帝國的業(yè)績。
動人心魄的科洛塞奧競技場,就建在市中心附近的一片盆地上。競技
場占地2萬平方米,周長527米,圍墻有57米高。四層高的建筑物用淡黃色
的巨石砌成,外面看去呈圓形。這座宏偉的建筑建于公元1世紀,據說它是
當年羅馬帝國征服耶路撒冷后,為了顯示盛大的武功,強迫8萬名俘虜花了
10年時間才建成的。場內有很多關鎖獅、虎的地窖,競技場、斗獸處設在
場中心,周圍能容納5萬人觀看。據記載,競技場開幕時,3 000名角斗士、
5 000頭雄獅、猛虎,在此進行生死搏斗,足足表演了100天?,F在這座競
技場成了世界八大名景之一。
梵蒂岡是羅馬的城中之國,處于古羅馬城西北角的梵蒂岡高地上。面
積只有0.44平方千米,居民2 000人。它由天主教教會首領教皇統治,是全
世界天主教徒的精神中心。城國中的圣彼得大教堂,圓頂距地138米,是羅
馬最高的天主教堂,在羅馬具有至高無上的權威。正像過去北京城中的建
筑都不得超過紫禁城內的宮殿的高度一樣,過去羅馬的所有建筑都不允許
超過圣彼得大教堂的圓頂高度。
二、香榭麗舍是什么?
【簡介】
香榭里舍大道東起協和廣場西至星形廣場(即戴高樂廣場),地勢西高東低,全長約1800米,寬100米,是巴黎大街中心的女王。它以圓點廣場(Rond-point des Champs Elysees)為界分成兩部分:東段是條約700米長的林蔭大道,以自然風光為主,道路是平坦的英式草坪,綠樹成行,鶯往燕來,鳥語花香,是鬧市中一塊不可多得的清幽之處。西段是長約1200米的高級商業(yè)區(qū),雍容華貴也是全球世界名牌最密集的地方。而一流的服裝店、香水店、紅磨坊等也集中在這里,靠近凱旋門一段商店最多。建議抽一個鐘頭從協和廣場步行至凱旋門。香榭麗大道幾乎與塞納河的一段是平行的,從大道向南便可以到達塞納河了。兩道8線行車的大街配上其間起伏凹凸的地勢,使這條大街氣度非凡。如果天氣晴好,望到盡頭便是到聞名遐邇的凱旋門(Arc de Triomphe)。 每年的國慶,都是在這條大道上慶祝。
位于盧浮宮與新凱旋門門連心中軸線上的香榭麗舍大道(又稱“凱旋大道”)是一條集高雅及繁華,浪漫與流行于一身的世界上最具光彩與盛名的道路。道路兩旁商賈云集,您既可在其中消遣娛樂,又可采買購物,同時也可以欣賞這個有著百年歷史的人間第一美麗大道的萬種風姿。
不太長的街道兩旁布滿了法國和世界各地的大公司、大銀行、航空公司、電影院、奢侈品商店和高檔飯店。從盧浮宮遠望香榭麗舍,可以通過協和廣場和凱旋門直望到巴黎郊外拉德芳斯區(qū)的新凱旋門。街道兩邊的19世紀建筑,仿古式街燈,充滿新藝術感的書報亭都為這條大道憑添一種巴黎特有的浪漫氣息。
走在香榭麗大道上看著大道中央車水馬龍的繁華和大道兩旁被濃密法國梧桐樹遮蓋下的悠閑,體會著巴黎人的生活和浪漫…名店,時裝,電影院穿插其中,華麗,優(yōu)雅,閑情。人流中有的衣著光鮮,有的整結素雅,也有青春熱烈,也有簡單隨意,卻都沒有絲毫的驕情與做作。置身其中,輕松,寫意。
在第二帝國時期,香榭麗舍成為咖啡館、飯館云集的時髦豪華的大街。后來則云集了銀行、保險公司、航空公司和精品店、快餐店與雜貨店等。在燈火輝煌的大街上漫步,就連最挑剔的游客恐怕也難錯過香榭麗舍迷人的夜景。
香榭麗舍的傳說和描寫,毀謗和贊譽說得太多。像是現代巴黎,流行年代,小資本主義的代言。知道它是從大仲馬的《基督山伯爵》里,其早在18世紀她已經是富貴和權勢的象征了。。。
街道的名字“香榭麗舍(Champs Elysees)”是由“田園(Champs,音“尚”)”和“樂土( Elysees,音“愛麗舍”)”兩詞構成,故其中文譯名又為“愛麗舍田園大道”或“香榭麗舍田園大道”?!皭埯惿幔‥lysees)”一詞原指希臘神話中眾神聚集之地,因此又被譯為“天堂樂土”或“極樂世界”。
當初一定是位有詩人氣質的翻譯家為“香榭麗舍”作的譯名,使之既有古典的中國韻味,又有浪漫的西方氣息?!伴俊笔侵袊鴪@林建筑中依水架起的觀景平臺,平臺一部分架在岸上,一部分伸入水中。而曾經的香榭麗舍就曾是一片水榭澤國,現在則是一個讓世人留戀忘返的巨形觀景平臺。彌漫著咖啡、香水、糕點香氣的街道可謂是名副其實的“香榭”,而街道兩旁典雅的奧斯曼式建筑,被稱為“麗舍”,毫不為過。
【歷史】
香榭麗舍田園大道始建于1616年,當時的皇后瑪麗·德·梅德西斯(Marie de Medicis )決定把盧浮宮外一處到處是沼澤的田地改造成一條綠樹成蔭的大道。因此在那個時代香榭麗舍被稱為“皇后林蔭大道”。
十七世紀中葉,凡爾塞宮的風景設計師勒諾特(Le Notre)在對盧浮宮前的杜樂麗花園的重新設計中延伸了花園中心小路的長度,新的林蔭道從盧浮宮出發(fā)直至現今的香榭麗舍圓形廣場。太陽王路易十四可順著這條無任何建筑物遮擋的道路觀看每天消逝在西方地平線上迷人的晚霞落日。
1709年兩旁植滿了榆樹的中心步行街的建成勾勒出了香榭麗舍的最初雛形。 這條街道也成了當時巴黎城舉行慶典和集會的主要場所。1724年,昂丹(Antin)公爵和瑪雷尼(Marigny)侯爵接手了皇家園林的建設管理,在此期間他們完成了香榭麗舍的全線規(guī)劃工作,從此香榭麗舍成為了巴黎最有威望最重要也最具誘惑力的一條街道。
18世紀末,香榭麗舍所在的那片田園水澤還分屬不同的所有者,其上還零零星星建有一些房屋和商店。1828年,這條大道的所有權全部收歸市政所有,后來的設計師希托夫(Hittorf)和阿爾方德(Alphand)改變了對香榭麗舍最初的規(guī)劃方案:他們?yōu)橄汩葵惿崽砑恿藝娙⑷诵械篮兔簹饴窡簟?/p>
香榭麗舍大道的演變史同巴黎的市政發(fā)展史緊密相聯。據史書記載,1667年,皇家園藝師勒諾特為拓展土伊勒里花園的視野,把這個皇家花園的東西中軸線向西延伸至圓點廣場,此為大道雛形。當時,道路兩側還是荒野和沼澤。1828年香榭麗舍成為市府的資產后,市府為它鋪設人行道,安裝路燈和噴泉,使之成為法國花園史上第一條林蔭大道。
第二帝國時期,拿破侖三世耗時18年(1851—1869)轟轟烈烈地擴建巴黎,他委任塞納省省長奧斯曼主持擴建工程。為在阻塞的城市重新安排交通,奧斯曼把交叉路口的廣場改為交通樞紐,為此擴建了許多街頭廣場,如星形廣場、巴士底廣場等。連接各大廣場路口的是筆直寬敞的梧桐樹大道,兩旁是豪華的五六層建筑;遠景中,每條大道都通往一處紀念性建筑物。這種格局使城市氣勢恢宏,車流通暢,當時即引得世界許多大都市紛紛效仿。用今天的眼光看,它仍不失為實用標準與審美標準相結合的典范。
正是這次擴建工程,使香榭麗舍大道真正成為“法蘭西第一大道”。奧斯曼將星形廣場原有的5條大道拓寬,又增建7條,使廣場成為12條呈輻射狀大道的中心。香榭麗舍大道則從圓點廣場延長至星形廣場,成為12條大道中的一條。巴黎擴建后,香榭麗舍迎來了發(fā)展史上的春天。企業(yè)家紛紛在那里蓋房,開設了富有法國特色的時裝店、高檔化妝品店,銀行、高檔轎車行、高級夜總會等也紛紛進駐。在19世紀法國資本主義飛速發(fā)展的“美好年代”,香榭麗舍西段順應經濟發(fā)展的需要,成為重要的商業(yè)大道,同時保留了法國式的優(yōu)雅情調。
一條城市大道得到人們的普遍贊美,不僅因為它是一個完美的市政工程,還因它有歷史文化積淀,和民族命運緊密相聯。香榭麗舍兩端,協和廣場上的方尖碑,星形廣場上的凱旋門,有多少關于征服與被征服,光榮與屈辱的故事!香榭麗舍一側,大宮和小宮留下了萬國博覽會時期法國曾經有過的榮華富貴。與香榭麗舍一街之隔的愛麗舍宮,記載著權力的興衰交替。許多重大歷史事件發(fā)生在香榭麗舍。1814年,反法聯盟軍進入巴黎,普魯士和英國士兵宿營在這里;1885年,大文豪雨果的出殯隊伍走過這里;1944年,解放巴黎的軍隊在這里接受民眾的歡呼;1970年,還是在這條大道上,法國人為戴高樂將軍默哀……
巴黎城的第一條地鐵線的貫通帶動了香榭麗舍兩旁奧斯曼(Haussmann)式建筑的興盛,現在這些古典的建筑大都已成為巴黎的高檔餐館、高級飯店或高檔寫字樓的所在。從那時起香榭麗舍也成為了法國現代工業(yè)的一個展示櫥窗,成功的例子就有著名的法國香水嬌蘭(Guerlain)生產工廠在這里的安家落戶。
從上個世紀80年代起,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香榭麗舍的容貌受到毀損。不少城市規(guī)劃設計者痛心地指出,香榭麗舍也難免大都市街道的通病,最大的問題是行人與車輛關系位置顛倒,人行側道一半以上停放著各種車輛,加之交通擁塞,行人行走受阻。其次是街景出現混亂,從電話亭到報亭,從告示牌到廣告欄,各種藝術形式雜陳。就連建筑物本身,也貼滿留言和各種色彩艷麗的廣告。三是存在著向嘈雜的商業(yè)街演變的危險??觳偷暧湍伒陌b紙和商場的霓虹燈,漸漸遮去了它高貴典雅的形象。
法國民間有保護歷史文化遺產的傳統。著名皮件制造公司“路易·威登”1914年進駐這條大道后,發(fā)起成立了“捍衛(wèi)香榭麗舍委員會”,后幾經易名,1980年改為“香榭麗舍委員會”,其宗旨是“捍衛(wèi)世界上最美麗的散步大道的聲譽”。委員會成員由香榭麗舍兩側商家和居民代表共約400人組成,全是志愿者。委員會靠會員繳納的會費維持運轉,故能對私人或利益集團保持獨立,提出一些出于公益目的的建議。該委員會自1985年起對香榭麗舍受毀損情況作跟蹤研究,于1989年提出“拯救香榭麗舍計劃”。
在它的推動下,巴黎市政府于1992年2月啟動整修工程,工程主旨在于恢復散步大道原貌,為行人騰出活動空間。內容主要有:一、取消路邊停車側道,興建一個擁有850個車位的地下五層停車場,把騰出的4公頃路面拓為人行道;二、重鋪人行道路面,用淺灰色間有小藍點的花崗石鋪設,給人以寧靜沉穩(wěn)的感覺;三、拓寬人行道后,再種兩排梧桐木,大道兩側就有了4排樹木,出現綠樹掩映的散步大道景觀;四、給大道重置“家當”,包括重新安裝路燈、長椅、公共汽車候車亭、海報柱、報亭等。工藝美術設計師們將奇巧構思與傳統風格結合,融現代風格與古典情調于一體。新“家當”基調為灰黑色,配件則用發(fā)亮的深色鑄鐵,保持著典雅莊重的風格,忠實于香榭麗舍的傳統形象。
經過兩年多的整修,香榭麗舍工程于1994年9月竣工。整個工程耗資2.4億法郎(約合3700萬歐元),這還不包括大道兩側商家自己出資整修門面所耗3000萬法郎(約合460萬歐元)。在竣工典禮上,時任巴黎市長的希拉克登上凱旋門,點亮大道兩側樹上的燈帶。翡翠色的燈光彩帶透過樹木枝丫一波一波地變幻著,蔚為奇觀。希拉克向歡慶的人群宣布:“香榭麗舍,世人潛意識中的奇妙地方,已恢復了它的聲譽?!?/p>
經過300多年的演變,香榭麗舍大道成為法國最具景觀效應和人文內涵的大道,法國人毫不謙虛地稱之為“世界上最美麗的散步大道”。
【特色】
自1900年始香榭麗舍就成為了法國向世界展示它在各領域傲人成就的櫥窗 ,現在它更成為一個國際知名品牌的匯集之地。沿街兩旁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高級時裝店、高級轎車展示中心(如“梅賽德斯——奔馳”、“菲亞特” “雷諾”、“雪鐵龍”)電影發(fā)行公司、影劇院、娛樂品專賣店(如FNAC法雅克國家采購聯盟、Virgin Megastore)、高品味餐廳(如馬克西姆(Maxim's)、富格(Fouquet's))、酒吧和夜總會(如麗都(Lido)、好萊塢星球(Planet Hollywood)、堅石咖啡(Hard Rock Café))星羅棋布,裝點著這條浪漫又時尚的巴黎城最美的道路。
由于香榭麗舍所處的顯赫位置,法國許多重要事件都常選在這里舉行。比如每年七月十四日國慶游行,環(huán)法自行車賽終點沖刺等。法國人還喜歡在每年年末新舊交替之時按響汽車喇叭集體上演一場聲勢浩大的汽車喇叭交響樂晚會來迎接新的一年的到來。
當您漫步在香榭麗舍街頭時,不妨留意一下與您擦身而過的那個人,看看他(她)是否長得象其達內、賽林迪翁或索菲瑪索。如果您運氣好的話,很有可能會碰上一個國際巨星或世界名人。
如今,香榭麗舍大道上的名店已有些今非昔比的感覺,但一些新銳設計師的復合店(Multi-BrandShops)卻讓這條古老的商業(yè)街道不斷豐富起來。雖然這些新銳設計師的品牌并不如雷貫耳,但他們作品中所展現的才華頗有一種引領未來時尚的感覺,而且價格普遍不高,很適合追求個性又另類的年輕人。
【小貼士】
精彩看點:巴黎香榭麗舍大道上的LV專賣店是品牌歷史的縮影,門前鐫刻的句子道出了LV150年的歷史。為了慶祝LV經典的行李箱面世150年的紀念日,LV特意在門前豎了一個一層樓高的巨大行李箱,展現品牌時尚又有古典的魅力。據說,在這里購物還有個與眾不同的特色,那就是顧客要排號等候售貨員的專人服務,在商品目錄上看中后才有機會見到“真品”。
明星陣容:在這條游人如織的街道上,雖然法國本地明星的出現率并不高,但不少沖著法國巴黎“時尚之都”名號而來的國外明星倒是對香榭麗舍大道非常喜歡。據說,國際影星張曼玉很喜歡在巴黎香榭麗舍大道上休閑購物的自由感覺。沿街琳瑯滿目的漂亮櫥窗,即使只做windowshopping,也會讓你心情大好。
淘貨須知:法國每年有兩次固定的全國性商品打折,一次在夏季,一次在冬季,具體打折日期由政府統一規(guī)劃,每年的日子都不固定。夏季打折大致在六七月份,而冬季打折一般在元旦過后一周左右才開始,大家可以選擇在這段時間內到法國“血拼”一番。
三、介紹世界名城
花都--巴黎
在眾多的世界名城中,法國首都巴黎以其深厚的文化和獨特的風采,
享有"花都"之譽。
巴黎位于法國盆地中央,城區(qū)橫跨秀麗的塞納河。它是以一個船形小
島--市島為起點發(fā)展起來的,已有2千多年歷史 。雄偉壯麗的巴黎圣母
院就屹立在市島中心,它建于12世紀,是巴黎最古老、最高大的天主教堂。
如果把巴黎圣母院作為古老巴黎的象征,那么,矗立在塞納河左岸的
艾菲爾鐵塔,便是現代巴黎的標志。這座以法國工程師、世界銅鐵混凝土
建筑的奠基人艾菲爾命名的鐵塔建于1889年,堪稱現代鐵塔之祖。鐵塔高
達320米,相當于80層大廈那么高,站在塔頂可俯瞰巴黎全市風光。
除了巴黎圣母院和艾菲爾鐵塔之外,巴黎還有巴士底廣場、協和廣場、
凱旋門、愛麗舍宮、凡爾賽宮等歷史遺跡和藝術建筑。凱旋門坐落在巴黎
市中心戴高樂廣場中央,對面就是協和廣場。它是拿破侖為了炫耀勝利而
下令建造的。工程從1806年開始,歷時30年才完成。凱旋門高達49.54 米,
寬44.82米,厚22.21米,四面有門,內外墻布滿了浮雕和巨型雕像,其中
尤以浪漫主義雕刻大師弗朗索瓦·呂德的不朽杰作《馬賽曲》最為著名。
凱旋門前面的大街上的愛麗舍宮,也是法國的著名建筑。金碧輝煌的宮舍
內,墻上掛著著名油畫和名貴掛毯,室中陳設著古色古香的鍍金精雕家具,
以及各式各樣的精致座鐘,宛如一座博物館。從1873年開始,愛麗舍宮已
成為法國總統府。
巴黎擁有60多座博物館,70多家圖書館 ,60個劇場,200家電影院,
15個音樂廳。博物館中最負盛名的當推盧浮宮。它曾是法國歷代王朝的王
宮,現已成為法國美術博物館。全館有藏品40萬件,其中包括《勝利女神》、
《巖間圣母》等名畫和雕像。巴黎的"街頭藝術"也歷久不衰。這里既有
名聞全球的露天畫廊,也有群眾喜聞樂見的街頭音樂會。許多青年學生和
普通市民,常常自帶樂器,到街頭表演各種節(jié)目。
巴黎的服裝名聞世界,領導著世界服裝的潮流。全市有幾千家服裝店,
各國富豪紛紛前來定制衣服。在巴黎街頭,很難碰到服飾相同的婦女,她
們也為"花都"競添風采。
對稱的古都--北京
在直升飛機上鳥瞰北京,人們驚奇地發(fā)現,景山猶如一個人像,五官
俱全,左右對稱。
古老的北京城是一座對稱的城市。它以故宮為中心,從永定門、前門、
天安門、午門、神武門、景山到地安門、鐘樓、鼓樓和安定門,組成了一
條中軸線。東四、西四等南北平行的大街,同一條條東西向的胡同縱橫交
錯,分列在中軸線的兩旁。因為對稱,北京的道路也就很好辨認。許多象
征封建時代帝王權力的重要建筑,也都整齊對稱地分布在中軸線的周圍。
如明、清兩代帝王祭天祭地的天壇和地壇,筑在軸線的南北兩端的東側;
天安門的東邊,有著皇室的太廟(現已改建為勞動人民文化宮),它的西邊,
都是祭神祈谷的社稷壇(現已辟為中山公園)。這種對稱的格局在故宮的宮
殿建筑上表現得尤為明顯。紫禁城內部,不僅殿堂建筑此起彼落,互相對
應,甚至連道旁的石獸石欄,城邊的角樓,屋脊上的雕刻,也都成雙配對,
相映成趣。整齊對稱,構成了北京城市建筑上的獨特風格和宏偉的氣勢,
給人以穩(wěn)重、博大、端莊的感覺。
北京有著4 千多年的歷史。遼代以后,是元、明、清三個朝代的都城。
它集中地代表了中華民族的古老文化,名勝古跡很多。如故宮、景山、北
海、中南海、頤和園、天壇、地壇、長城--八達嶺、慕田峪長城、周口
店中國猿人和山頂洞人遺址等。很多建筑物造型奇特,蘊含著豐富的文化
思想。如天壇是一個圓丘,地壇卻成方形,這正符合我國古代的"天圓地
方"的說法。
北京西倚太行,背靠燕山,東臨渤海,面向華北平原,屬溫帶大陸性
氣候,四季分明,春干、夏熱、秋涼、冬寒。
現在的北京市,有10個區(qū),9個縣,面積1 600平方千米,人口近千萬。
它是我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市內高樓林立。車水馬龍,非常繁華。
北京的現代建筑,在布局上雖已不像過去那樣恪守對稱的陳規(guī),但市政建
設還是考慮到我國的傳統風格。例如,以紫禁城為中心的環(huán)城地鐵、二環(huán)
路、三環(huán)路、四環(huán)路、五環(huán)路等,都是對稱的。古老的北京城的中軸線及
其延長線,正在被改建成南接京鄭公路、北經亞運村,直達燕山奇峰的現
代化中軸路。在世界上所有的城市中,北京仍是一個獨一無二的對稱的城
市。
世界佛教之都--曼谷
泰國有"黃袍佛國"的稱號,全國有90%以上的人口信仰佛教。它的
首都曼谷,是世界上佛寺最多的地方,有大小400 多個佛教寺院。漫步城
中,映入眼簾的是巍峨的佛塔,紅頂的寺院,紅、綠、黃相間的泰式魚脊
形屋頂的廟宇,充滿了神秘的東方色彩。每天早晨,全城香煙裊裊,鐘聲
悠悠,磬聲清脆動聽,誦經之聲不絕于耳。寺廟里的和尚、尼姑在街上慢
慢行走,逐家化緣,成為曼谷街頭的特有景觀。
曼谷眾多的寺院中,玉佛寺、臥佛寺、金佛寺最為著名,被稱為泰國
三大國寶。玉佛寺是專供曼谷王朝歷代王室舉行宗教典禮和禮佛的地方。
玉佛寺浮壇的墻上和寺四周的矮墻上,各嵌有一列繪著牡丹、蓮花、小鳥
圖案的彩瓷。據說,這些彩瓷還是我國明朝航海家鄭和第二次航海時帶過
來的。玉佛是由整塊碧綠剔透的翡翠玉石雕刻而成的,高66厘米,寬48厘
米,被供奉在黃金制成的寶座上面,價值連城。泰國人認為玉佛是鎮(zhèn)國之
寶,他的神靈威力無邊,就連歷屆泰國政府的內閣組成之后,總理和全體
內閣成員也都要到玉佛寺向玉佛宣誓效忠國家和國王。老百姓有升學、婚
姻、生育、就業(yè)等切身大事,也都要去那祭拜祈禱。兩個人打賭起誓,也
都請玉佛作證。每到換季的時候,都要舉行盛大儀式,由國王親自為玉佛
沐浴、更衣、更換頭飾。
臥佛寺里供奉的是一尊長48.7米、高12.2米的巨大臥佛,佛全身包金,
占地面積有一座籃球場那樣大,比四層樓還要高。臥佛是泰國不和睦不生
育夫婦膜拜的偶像,這里經常能看到青年夫婦虔誠跪拜祈禱的場面。金佛
寺里供奉的是一尊5 500 千克重的純金大佛,它分為五個部件鑄造,再拼
裝成為一個整體。
曼谷不僅以寺院僧尼眾多,寺院遍布而被譽為"佛教之都",而且事
實上也確實為佛都:擁有32個成員國的世界佛教徒聯誼會的總部就設在這
里。
"獅城"--新加坡
當往來于南海和印度洋等地的船只一進入新加坡港,一眼就看到安德
遜橋畔的獅頭魚身塑像高踞海濱,眼閃強光,口噴清泉,像是在向來客致
意。這是新加坡的象征,1972年建立的旅游標志。
在梵文中,新加坡就是"獅城"的意思。相傳公元前1 150年,室利佛
逝王國的王子盤那,率兵登上馬來半島南端的一個無名荒島,最先碰到的
是一頭雄偉的獅子。后來盤那在島上筑起了城墻,城名稱為"僧伽補羅",
也就是"獅城"的意思,諧音成了"新加坡"。
如今,新加坡是城名,又是島名,也是新加坡共和國的國名。港城新
加坡,是新加坡共和國的首都,在共和國主島新加坡的南部。港口區(qū)面積
93平方千米,航道能終年保持深水位,是一個設施完善的優(yōu)良自由港,也
是東南亞最大的港口。市中心區(qū)在港口區(qū)東北、新加坡河口南北兩岸,是
行政機構的所在地,全市主要的商業(yè)、金融、通訊、船務等機構也都集中
在此。
新加坡距赤道線只有137千米,四周為海洋所環(huán)抱,一年之中全是夏季,
氣候炎熱多雨,因有海風調節(jié),人們并不感到悶熱。境內既沒有名山大川,
也沒有名勝古跡,但它卻以宜人的氣候,良好的市政建設和周到的服務,
獲得了"花園城"的稱號,成為世界著名的旅游中心。
新加坡沒有土著民族,現有居民都是外來移民,華人占居民的大多數,
另外還有馬來人、印度人、巴基斯坦人、英國人、日本人等。
水都--威尼斯
世界上有很多號稱"威尼斯"的城市,如"東方威尼斯--蘇州",
"亞洲威尼斯--曼谷","北歐威尼斯--斯德哥爾摩"等等,可見威
尼斯是一個美麗的地方。
威尼斯是意大利北部的一個著名水都,位于亞得里亞海海濱的一個新
月形的瀉湖中,四周為大海所環(huán)抱,只有西北角有一條長堤與陸上相通。
"威尼斯"本是"最寧靜的處所"的意思,建城迄今已有1 400多年的歷史
了。11-13世紀,威尼斯擁有強大的海軍,獨霸歐洲與東方的貿易。14世
紀末葉全盛時,財富大大膨脹,商人、富豪、王侯、主教等競相營建豪華
的教堂、宮殿和府邸,給后人留下了很多古跡。
威尼斯是一座開門見水、以河為街的城市 。城中的170多條河道縱橫
交錯,把陸地分割成110多個大小島嶼。長約3.2千米、寬37-70米的大運
河,穿行在群島之間。河道兩岸排列著風格迥異的各式各樣的建筑。許多
建筑仿佛飄浮在波光粼粼的水上,有的小島上的居民可以站在自家的房屋
中,同對面島上的"鄰居"談天。島與島之間有400多座橋梁相連 。石橋
的形式多樣,各具風姿,尤以市中心的里亞托橋和"嘆息橋"最為著名。
里亞托橋建于16世紀末年,是一座大理石獨孔橋。橋長48米,寬22米,橋
心有亭,兩側排滿了小店鋪。
威尼斯也是一個以船代車的城市。這里的島上不需用汽車,即使是國
家元首來到這里,也必須棄車入市,乘船或步行。威尼斯的河道中有各種
各樣的船只,有水上的"公共汽車"--交通船;有私人"小汽車"--
小型汽艇;有各種"水上商店"--售貨船,還有救護艇、消防艇、垃圾
船、娛樂船……有一種當地特有的小劃船,名叫"貢多拉",平底,黑色,
首尾尖尖翹起,站在右邊用長槳劃行。歷史上最多時達到1萬多只,現在仍
被當作旅游船使用。為了不影響交通,威尼斯明文規(guī)定不準在河中游泳。
多種多樣的船只南來北往,穿梭于大小河道上,構成了水城特有的繁華景
色。
風景旖旎的威尼斯,又以古跡繁多著稱。威尼斯市中心的圣馬可廣場,
99米高的鐘樓拔地而起。廣場東側的總督宮和圣馬可教堂,雕塑精美,室
內陳設富麗堂皇,是威尼斯古代建筑藝術的范例。
1980年,我國江南水鄉(xiāng)蘇州已和威尼斯締結為友好城市。
霧都--倫敦
英國首都倫敦,是一座古老而又現代化的城市。它不僅是歷史文化名
城和國際金融中心,更以"霧都"著稱于世。
倫敦大致可分為倫敦市和內、外倫敦三部分,由32個市(包括倫敦市)
組成。這三部分總起來合稱大倫敦,總面積1 605平方千米。面積僅為1.6
平方千米的倫敦市,11-16世紀時曾是王宮所在地,現在成了銀行、保險
公司、股票經營和證券交易所的集中地。西區(qū)的白廳大街一帶,是英國首
相官邸和內閣各部以及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的白金漢宮所在地。因為這
里富豪麇集,街市特別繁華。
倫敦大學,倫敦博物館,倫敦塔,倫敦橋,圣保羅大教堂,牛頓、達
爾文、馬克思、肖邦等名人的故居和墓地,格林尼治天文臺,海德公園露
天講壇,這許許多多令人仰慕的地方,使倫敦在文化藝術上享有崇高的聲
譽。那些高矗云霄的摩天大樓與中世紀和文藝復興時期的宮殿、教堂等建
筑此起彼落,大小公園的綠地與五光十色的城市街道斑駁相同,更使倫敦
具有典型的歐洲都市風光。
倫敦也是世界著名的"霧都"。這里五天中就有一天是霧天。這里的
霧常常彌漫不散,連續(xù)好幾天,空中都是充滿了白茫的小水滴。泰晤士河
兩岸的尖頂教堂,高層建筑都被掩蓋起來,只剩下一些空中樓閣。大霧也
給市民帶來了麻煩。1952年12月5日發(fā)生的一次大霧,延續(xù)了4天多,家庭
取暖中排出的煤煙,被濃霧籠罩著,久久不散。白天猶如黑夜,要點燈照
明。市區(qū)交通停頓,居民感到胸悶,呼吸困難,白廳街的大理石建筑遭到
腐蝕。
倫敦的大霧和當地的地理環(huán)境和大氣污染有關。英國是大西洋中的一
個島國,而倫敦又處于英國東南部的一塊盆地上。盆地的南北兩側是東西
走向的山嶺,泰晤士河自西向東穿過市區(qū)注入北海,市區(qū)離河口只有88千
米。在西風和北大西洋暖流的影響下,倫敦的氣候溫暖潮濕,屬溫帶海洋
性氣候。秋冬季節(jié),當西風把大西洋的水汽吹向陸地時,白天和晚上的溫
差比較大,盆地空氣相對穩(wěn)定,流動不暢,下層空氣受冷以后,往往會形
成漫天大霧,并且循環(huán)往復,久不消散。加上倫敦的工業(yè)和交通迅速發(fā)展,
工礦企業(yè)和汽車排出的大量煙塵飄浮在空氣中,變成了霧的凝結核,這也
是促成大霧的一個原因。
80年代以來,由于英國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強環(huán)境保護,倫敦
上空的可見度已比過去有了提高,年平均日照數也大大增加。絕跡多年的
小鳥又重新在倫敦上空翱翔了。
立體都市--東京
日本首都東京,位于關東平原南端,東南瀕臨東京灣。因隅田川、荒
川等江河在附近出海,古地名就叫"江戶"。1457年在此興筑了一座江戶
城。1868年(明治元年),從西部京都遷都來此,遂改名東京。1943年擴大
行政管轄范圍,把東京改為東京都。日本的"都",相當于我國的直轄市。
東京都的面積為2 100多平方千米,現有人口1 100多萬人,其中市區(qū)800多
萬人。從東京沿東京灣向橫濱方向延伸是日本的最大工業(yè)區(qū)--京濱工業(yè)
區(qū);從東京往東延伸至千葉縣境內,為京葉工業(yè)區(qū)。
歷史上東京曾遭到兩次重大的破壞。1923年關東大地震,江戶時代的
許多建筑毀于一旦。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日本因發(fā)動侵略戰(zhàn)爭遭到報復
性的轟炸,東京成為一片廢墟??墒?,轉眼間三四十年過去了,幢幢高樓
大廈拔地而起,地下鐵道、高速公路上的車輛川流不息,東京都卻以嶄新
的面貌展現在人們的眼前。
日本的中央政府機關都集中在市中心霞關一帶。1968年落成的東京第
一幢超高層建筑霞關大廈,猶如鶴立雞群,特別顯眼。從市中心的護城河
透過一片松林,就是過去的江戶城,天皇皇宮所在地。戰(zhàn)后新建的宮殿共
7棟,綠瓦白墻,茶褐色銅柱?;蕦m一帶深溝高閣,古城濃蔭,還能領略到
江戶時代的風貌。在皇宮外苑大草坪的前方,卻是一幢幢連綿起伏的現代
化高樓大廈。市內最繁華的1.5千米長的銀座大街兩旁,高級商店和名牌老
鋪鱗次櫛比,奇特的廣告撩人耳目。入夜,五光十色的霓虹燈通宵達旦,
成了有名的"不夜城"。
東京是個人口密度很大的都市,地震對它是一個嚴重的威脅。進入70
年代以來,城市建設正在向高空、地下發(fā)展,成為一座名副其實的立體都
市。在霞關、新宿、池袋、澀谷等地,已經相繼建成了不少超高層抗震大
廈 。池袋地區(qū)興建了一個"陽光城"。它的主體是一座高達240米的60層
辦公大樓。此外,還有9層的國際進口中心、12層的文化會館和37層的"陽
光王子飯店"。連接這4幢高層建筑的是200多家商店街,其余空地則開辟
為廣場和公園。"陽光城"的土地面積約為6萬平方米,因為最大限度地加
以利用,使用面積達到60萬平方米。這些"陽光大廈"都有強大的抗震、
抗風能力,一切設施完全自動化,人們生活在這里就像置身于一座無所不
包的小城市一樣。
東京的地下街建筑,最有名的要算"東京站"附近的八重州地下商店
街了 。它是一個3層沉箱式鋼筋水泥結構,就像把一艘航空母艦埋在地下
一樣 ??偯娣e約14萬平方米。第一層是有250多家商店的街道,凡是地上
能買到的,這里也大體齊全;第二層是開闊的停車場;第三層安裝空調、
供水、供電等機械設備。像這樣的地下街,在東京就有20多處。
日本是個櫻花的國家。每當陽春四月,東京上野公園和千島淵等地的
櫻花怒放時,千樹萬樹,像緋紅的輕云一般,把這個現代化都市裝扮得更
加美麗。
綠色首都--莫斯科
俄羅斯首都莫斯科,地處俄羅斯歐洲部分的中心。玉帶似的莫斯科河,
自西向東,蜿蜒地經過列寧山下,向北繞過克里姆林宮南側,然后折向南
方流去。莫斯科也因河流而得名。
僅次于巴黎的歐洲第二大城市莫斯科,是一座有800 多年歷史的名城。
它建立在7個高低起伏的山丘上,整個城市就像一個大蜘蛛網 。莫斯科的
街道呈環(huán)形和放射形,一條條林蔭大道,一環(huán)環(huán)自市中心向外延伸。繁華
的大街兩旁和新建的住宅區(qū)內,林立著式樣各異、裝飾多樣的建筑。入夜,
萬家燈火映徹長空,克里姆林宮的紅星放射出寶石般迷人的色彩。
克里姆林宮和紅場是全市中心。這所舉世聞名的宮殿始建于1156年,
它是歷代沙皇的皇宮。宮殿中央,矗立著三座有名的天主教堂。光潔的白
墻,協調的比例,儼如古代騎士頭盔的圓頂,使這些建筑物顯得雄渾大方。
紅場在克里姆林宮的東面。在俄語中,紅場是"美麗的廣場"的意思。
它辟于15世紀末,本是個貿易市場。以后,沙皇政府經常在此發(fā)布政令,
召集群眾。十月革命后,紅場成了舉行慶?;顒拥牡胤?。曾經用黑色和紅
色大理石砌成的列寧墓,就在紅場一旁的克里姆林宮宮墻下。
莫斯科氣溫較低,以前樹木很少,曾被稱為"沙漠城市"。自1928年
開始進行大規(guī)模綠化,建立了從市中心向郊外輻射的八條綠色林帶。市內
有很多大小公園和街心花園,還在市郊建立了11個自然森林區(qū),過去曾一
度絕跡的野鹿已繁殖到幾萬頭。如今市區(qū)綠地面積已占總面積的40%,平均
每個莫斯科人擁有綠地44平方米。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改善,美化了市容,調節(jié)了
氣候,使莫斯科摘掉了"沙漠城市"的帽子,成為全世界羨慕的綠色首都。
沙漠古都--開羅
非洲最大的城市開羅,是阿拉伯埃及共和國的首都,也是著名的旅游
城市。
開羅位于世界第一長河--尼羅河三角洲的頂部附近,東、南、西三
面都被撒哈拉沙漠所包圍,氣候炎熱干燥,是世界最大的沙漠城市。公元
969年,美洲大陸還沒有被發(fā)現之前,開羅已是阿拉伯帝國法蒂瑪王朝的國
都了。"開羅"在阿拉伯文字中也就是"勝利"的意思。13世紀城市規(guī)模
進一步擴大,成為遠近的貿易、文化中心。
開羅既有反映阿拉伯民俗傳統風格的老城,也有按西方現代建筑風格
建設起來的新城;現代文明與古老傳統相互融合,彼此并存,是開羅的一
大特色。
與尼羅河平行的科尼奇大街是開羅的主要交通線,開羅的市區(qū)分布在
尼羅河兩岸。東岸,有著建于11-16世紀的老城,開羅的名勝古跡大都集
中在這里,僅古跡就有400多處。其中有建于12世紀的薩拉丁城堡和許多著
名的清真寺,還有具有阿拉伯古代風貌的大市場,市場上陳列著銅器、紡
織品、地毯、琥珀、香料等物品,任人挑選、購買。老城區(qū)的房屋比較低
矮,街巷狹窄,保持著古代風貌。
尼羅河西岸,是19世紀以來迅速發(fā)展起來的新市區(qū)。新市區(qū)內高樓林
立,187米的開羅塔高高地俯瞰著全城。在寬闊的新區(qū)馬路上,到處奔馳著
電車和汽車;而在老城的街道中,卻不時可以看到古老的馬車和沙漠特有
的駱駝在往來。
伊斯蘭教是埃及的國教。開羅的500多萬埃及居民中,穆斯林占80%以
上。開羅全城分布著一千多座清真寺,寺頂的塔尖,好似滿天星斗,點綴
在城市上空。開羅這個沙漠古都因而又獲得了"千塔之城"的稱號。
開羅西南郊的大金字塔和獅身人面像,更使開羅成為令全世界游人非
常神往的歷史名城。
七丘之城--羅馬
意大利首都羅馬,位于國境中部的臺伯河兩岸。關于它的起源,有一
段有趣的傳說。相傳羅慕洛斯和列慕斯是希臘戰(zhàn)神馬爾斯的一對雙胞胎,
出生后母親被仇人殺死了,他倆被放在筐子里投入臺伯河中。可是筐子并
沒有下沉,他倆被漂流到了岸邊。一只母狼將他倆叼回去用狼奶喂養(yǎng)。后
來給獵人拾去撫養(yǎng),練就一身本領。他們長大后殺死了仇人,報了殺母之
仇 。哥哥做了國王,在臺伯河河邊7座山丘之上建立起一座城堡,用自己
的名字命名。"羅慕洛"念快了就變成"羅馬"。所以羅馬又稱"七丘之
城",現在的羅馬城徽上還是用母狼喂孩子作圖案。
現在的羅馬包括古羅馬城和20世紀以來擴建的新市區(qū)。建于"七丘"
之上的古羅馬城,本是歷史上盛極一時的羅馬帝國的首都。公元4 世紀末,
羅馬帝國崩潰后,受到教會的庇護和教皇的統治,直到1867年才成為意大
利的首都。
被城墻環(huán)繞著的古羅馬城,簡直是一座巨大的歷史博物館。在寬廣的
帝國大道兩旁,有著許多著名的廣場、教堂和宮殿。三座凱旋門和兩根凱
旋柱,分別記載著曾經地跨歐、亞、非三洲的羅馬帝國的業(yè)績。
動人心魄的科洛塞奧競技場,就建在市中心附近的一片盆地上。競技
場占地2萬平方米,周長527米,圍墻有57米高。四層高的建筑物用淡黃色
的巨石砌成,外面看去呈圓形。這座宏偉的建筑建于公元1世紀,據說它是
當年羅馬帝國征服耶路撒冷后,為了顯示盛大的武功,強迫8萬名俘虜花了
10年時間才建成的。場內有很多關鎖獅、虎的地窖,競技場、斗獸處設在
場中心,周圍能容納5萬人觀看。據記載,競技場開幕時,3 000名角斗士、
5 000頭雄獅、猛虎,在此進行生死搏斗,足足表演了100天。現在這座競
技場成了世界八大名景之一。
梵蒂岡是羅馬的城中之國,處于古羅馬城西北角的梵蒂岡高地上。面
積只有0.44平方千米,居民2 000人。它由天主教教會首領教皇統治,是全
世界天主教徒的精神中心。城國中的圣彼得大教堂,圓頂距地138米,是羅
馬最高的天主教堂,在羅馬具有至高無上的權威。正像過去北京城中的建
筑都不得超過紫禁城內的宮殿的高度一樣,過去羅馬的所有建筑都不允許
超過圣彼得大教堂的圓頂高度。
四、關于地方的問題
國名:俄羅斯聯邦(The Russian Federation),簡稱俄羅斯。
國旗:自上而下由白、藍、紅三個平行長方形組成。白、藍、紅三種顏色被稱為泛斯拉夫顏色。
國徽:1993年11月30日,俄決定采用十月革命前伊凡雷帝時代的、以雙頭鷹為圖案的國徽。國徽的圖案是:紅色的盾面上有一只金黃色的雙頭鷹,鷹的頭上裝飾著彼得大帝的三頂皇冠;鷹爪上抓著象征皇權的權杖和金球;鷹的胸部為一小紅盾,盾中有一騎白馬的勇士。
國歌: 曲:亞歷山德羅夫 / 詞:米哈爾科夫
國歌歌詞:
“俄羅斯,我們神圣的祖國,
俄羅斯,我們可愛的家園。
堅強的意志,巨大的榮耀
是你亙古不變的財寶!
自豪吧,我們自由的祖國,
各兄弟民族聯盟世代相傳,
先輩們賦予人民以智慧!
自豪吧,祖國!我們?yōu)槟愣湴粒?/p>
從南方的大海到北極疆域
到處是我們的森林和田野。
你舉世無雙!
你是上帝保佑的唯一沃土!
自豪吧,我們自由的祖國,
各兄弟民族聯盟世代相傳,
先輩們賦予人民以智慧!
自豪吧,祖國!我們?yōu)槟愣湴粒?/p>
無限的理想境界,廣闊的生活空間
時代為我們開辟了未來。
對祖國的忠誠給我們以力量。
過去,現在,直到永遠!
自豪吧,我們自由的祖國,
各兄弟民族聯盟世代相傳,
先輩們賦予人民以智慧!
自豪吧,祖國!我們?yōu)槟愣湴?!?新華網莫斯科2001年1月1日電)
送冬節(jié)(又名謝肉節(jié),為期7天,在每年的2月19日—25日,節(jié)日期間,俄羅斯各地都要舉辦化裝演出、游戲、民族歌舞表演等活動送走冬天。)
祖國保衛(wèi)者日:2月23日(1918年,原為蘇聯建軍節(jié),1992年改為祖國保衛(wèi)者日。)
“宇航節(jié)”:4月12日(1962年蘇聯為紀念加加林首次太空航行而定)。
“春天和勞動”節(jié):5月1—2日(1992年起將每年的五一國際勞動節(jié)改為春天和勞動節(jié))。
反法西斯勝利日(又稱衛(wèi)國戰(zhàn)爭勝利紀念日):5月9日(1945年)。
俄羅斯主權國家宣言日:6月12日(1990年)。
國旗日:8月22日。
和諧和解日:11月7日(1996年11月7日,俄總統葉利欽簽署了和諧和解日命令,把原來的“偉大的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紀念日”(1917年11月7日)定為和諧和解日)。
國家元首: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1999年12月31日起任俄羅斯代總統,2000年3月26日當選為俄聯邦總統。
政府首腦:總理米哈伊爾·卡西亞諾夫,2000年出任俄聯邦政府總理。
首都:莫斯科(moscow),人口838.92萬(2000年1月1日)。
人口:1.449億(截止2000年12月1日)。民族有130多個,主要民族為俄羅斯族、韃靼族、烏克蘭族和楚瓦什族,其中俄羅斯人占82.95%。其他民族還有巴什基爾、白俄羅斯、摩爾多瓦、車臣、日耳曼、烏德穆爾特、巴里、哈薩克、阿瓦爾、猶太、亞美尼亞、布里亞特、奧塞梯、卡巴爾達、薩哈、達爾金、科米、阿塞拜疆等。人口分布極不均衡,西部發(fā)達地區(qū)平均每平方公里52—77人,個別地方達261人,而東北部苔原帶不到1人。高加索地區(qū)的民族成分最為復雜,有大約40個民族在此生活。居民多信奉東正教,其次為伊斯蘭教。俄語是官方語言,各共和國有權規(guī)定自己的國語,并可與俄語一起使用。主要少數民族都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以信仰東正教為主,還有伊斯蘭教、佛教等。
自然地理:1707.54萬平方公里(占原蘇聯領土面積的76%),居世界第一位。位于歐洲東部和亞洲北部,其歐洲領土的大部分是東歐平原。東臨太平洋,西達波羅的海,北瀕北冰洋,與挪威、芬蘭、波蘭、中國、蒙古和朝鮮接壤,并與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白俄羅斯、烏克蘭、格魯吉亞、阿塞拜疆和哈薩克相鄰。
簡史:俄羅斯人的祖先為東斯拉夫人羅斯部族。公元15世紀末,大公伊凡三世建立了中央集權制國家——莫斯科大公國。1547年,伊凡四世自封為“沙皇”,其國號稱俄國。16—17世紀,伏爾加河流域、烏拉爾和西伯利亞各族先后加入俄羅斯,使它成為一個多民族國家。17世紀中期烏克蘭和俄羅斯合并為統一的國家。1689年8月彼得一世正式親政。經過1700—1721年的北方戰(zhàn)爭,俄羅斯得到了通往波羅的海的出???,使俄羅斯從內陸國變?yōu)闉l海國。17世紀它擊潰了波蘭和瑞典封建主的入侵。1812年俄羅斯消滅了入侵的拿破侖軍隊。1825年12月貴族革命者在彼得堡舉行起義(即12月黨人起義),被鎮(zhèn)壓。1861年2月俄國廢除農權制。1898年成立了俄國社會民主工黨(蘇聯共產黨前身),在它的領導下,俄國工農群眾經過1905年第一次俄國革命和1917年2月推翻羅曼諾夫王朝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即二月革命),于1917年11月7日取得了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1917年11月7日(俄歷10月25日)成立了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共和國成立不久,經過三年艱苦的國內戰(zhàn)爭,粉碎了14個帝國主義國家的武裝干涉和地主資本家的武裝叛亂,保衛(wèi)了蘇維埃政權。1922年12月30日,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正式成立,俄羅斯聯邦同烏克蘭、白俄羅斯和外高加索聯邦(包括阿塞拜疆、亞美尼亞和格魯吉亞)一起加入。
1990年6月12日,俄羅斯聯邦第一次人代會通過《俄羅斯聯邦國家主權宣言》。1991年12月21日,前蘇聯11個共和國領導人在哈薩克斯坦首都阿拉木圖決定,前蘇聯在聯合國安理會的席位由俄羅斯繼承。12月25日,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最高蘇維埃決定,將國家正式名稱改為“俄羅斯聯邦”(簡稱俄羅斯)。1992年4月16日,俄羅斯第6次人代會決定將國名改為“俄羅斯”,從而恢復了歷史上的名稱;17日,最后決定使用兩個同等地位的正式國名“俄羅斯聯邦”和“俄羅斯”。
政治:1993年12月12日通過的憲法是俄羅斯獨立后的第一部憲法,它規(guī)定俄羅斯是共和制的民主聯邦法制國家,確立了總統制的國家領導體制。議會稱俄羅斯聯邦會議,由聯邦委員會(上院)和國家杜馬(下院)組成,每屆任期4年。
軍事:武裝力量除正規(guī)軍外,還包括邊防、內務、安全、政府通訊、民防和鐵道部隊。武裝力量由議會、總統、政府按憲法規(guī)定的權限共同指揮,總統是武裝力量的最高統帥。
外交:對外政策的原則是捍衛(wèi)國家利益,但不謀求對抗。俄羅斯多次提出,主張建立多極世界,反對世界以美國為中心,反對北約東擴。
1991年12月27日,中俄在莫斯科簽署《會談紀要》,正式建立兩國國家關系。
以上就是小編對于戴高樂廣場景觀設計問題和相關問題的解答了,如有疑問,可撥打網站上的電話,或添加微信:1454722008
推薦閱讀:
個人免費發(fā)布信息網站大全(個人免費發(fā)布信息網站大全最新)